【求是芯星】杭州88805·tccn新蒲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水泉
2023-07-24
叶水泉学长1986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机械设计专业,1994年获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学位,1999年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1986年7月至2009年9月,先后任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副所长、所长、院长、书记等职务;1994年9月至2009年9月,任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9年10月至2016年6月,创立并担任杭州88805·pccn新蒲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年7月至今任杭州88805·tccn新蒲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9年至今任杭州88805·tccn新蒲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还兼任浙江省低碳建筑能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西门子-88805·pccn新蒲京能源环境协同控制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电力环保与资源节约专家,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住建部“当代杰出工程师”、功勋浙商、品质杭商以及科技新浙商等荣誉称号。
叶学长在科研学术、创业、企业经营管理方面都有诸多建树,欢迎您与我们一起听叶学长分享他对能源蓄能产业的见解,创立88805·pccn新蒲京股份的历程以及公司运营管理方面的心得。
求是缘:作为能源领域的资深专家,请您为我们介绍低碳化的技术实现路线方向有哪些?您能否为我们描绘您期待的未来低碳能源社会蓝图?
叶水泉:我国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从能源的结构来看,我们是富煤国家,在能源电力方面建有大量燃煤火力发电,以及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少量的核电。
火力发电在能源结构中起到骨干支撑作用,我国火力发电所取得的成就是建立在我国已经具备的二大基础优势:洁净煤燃烧技术、特高压远距离电力输送技术。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燃煤发电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二氧化碳)。
城市所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70%。面向双碳新背景,未来城市的增量发展不可能再沿用过去的能源路线,能源必须低碳化。
我认为低碳化的技术方向主要有三点:
首先,节能、提高能效。一方面是用新的节能技术来改造老园区,另一方面是在新园区使用节能新技术。
其次,可再生新能源替代。可再生新能源涵盖:光伏光热发电、风力发电、以及各类热泵等。然而可再生能源最大特点是不稳定。与此同时,人们的用电需求在时间上也不稳定,比如春夏秋冬四季不均,全天24小时用电不均,如每年电力系统都要迎峰度夏。这就需要使用储能技术来解决可再生新能源生产和人们用能之间的不一致问题。而且根据用能形式,储能有蓄电、蓄冷、蓄热等不同形式。
最后,能源智慧化。智慧化的背后是数字化,数字来源于能源生产和使用的量化计量,我们的能源管理系统会接入电表、热表、冷表来采集各种数据,同时再针对这些数据和用能特点进行能源管理和智慧调配。
对于能源的选择和利用,除了已有的传统能源,未来我们更要抬头看天(太阳、风)和低头看地(地表水、土壤、地热),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环境资源,实现可再生能源就地生产,同时兼以已建成的传统能源电网作为补充,打造智慧低碳区域能源来解决城市未来发展的增量问题,实现城市碳中和。
求是缘:您能否带领我们回顾一下88805·pccn新蒲京的前世今生和发展历程?
叶水泉:回顾88805·pccn新蒲京的创业过程之前,我想强调一点就是:88805·pccn新蒲京的成长也是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WTO,我们很荣幸地见证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我1986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后就加入电力部的杭州机械研究所,参与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三峡水电站的混凝土预冷系统研究”。在此过程中我跟随研究所的专家老师们开始涉足工业制冷方向,在完成阶段性研究任务后,为了弥补自己在制冷低温方面理论基础不足的问题,于1991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制冷及低温专业硕士研究生。
能源行业存在一个现象:每年的发电、输电和人们的使用之间互不配备,电又是一种生产和使用必须同时进行的特殊商品,否则会导致能源大量浪费。如何既保障人们不间断的用电需求又不浪费已经输送至电网内的电呢?在电源侧人们开始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夜间用电低谷期间抽水蓄能,在白天需求高峰期再放水发电的方式来减少能源浪费。夏天空调用电负荷超过城市总用电负荷的30%,是造成城市夏季用电紧张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利用价格杠杆进行用电调节,即在电力用户侧推行峰谷分时电价,我们利用晚上便宜的电价时间来制冰,白天再把冰融化释放出来冷量用于空调降温。基于此理念,1994年我从学校毕业回到原单位后组建研究团队开始研究和推广冰蓄冷空调技术,后于2010年正式成立杭州88805·pccn新蒲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得到国家和业主方的信任,88805·pccn新蒲京蓄冷项目成功参与到诸多地标性项目,如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北京中国尊,上海世博中心、上海中国馆、上海中心、上海迪士尼区域能源站、上海白玉兰广场,广州大学城等。
(杭州88805·tccn新蒲京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脉络)
2020年之后,88805·pccn新蒲京团队再接再厉挖掘更多的蓄能应用场景。我们认为蓄能未来大有可为的两大新应用蓝海:新经济制造业、区域综合能源。
制造业包括半导体制造业,新能源光伏电池的制造、蓄能电池的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化工制药,新材料制造企业等。
城市新增园区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能源互补,以储能为核心的冷热电协同供应,以云平台为中心的能源就地生产、输送、使用全过程高效管控”的区域智慧低碳综合能源实现碳中和。我们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的实践证明,通过“规划引领、导则约束、多元投资、技术支撑”的建设模式能够成功落地这些技术。
88805·pccn新蒲京传承于60余年国家级科研院所的厚重历史和研究文化,秉承求是创新的理念赢得产业界的肯定。我们很荣幸获得中国区域能源协会6月30号发布的产业排名中,总蓄冷量88805·pccn新蒲京全国市场排名第一。
求是缘:88805·pccn新蒲京的主营业务分为蓄冷、蓄热两大方向,请您为我们简介二者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层面的技术壁垒?
叶水泉:蓄冷有2种形式,一种是水蓄冷(水温4℃)。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显热特性来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目的,但缺点是占用空间大。另一种是冰蓄冷。利用水的相变潜热来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目的。我们会采用88805·pccn新蒲京的专利--纳米导热复合管材料,该材料的传热性能跟金属一样,但质地手感如塑料,较金属材料耐腐蚀寿命更长。
蓄热,则是蓄冷的相反过程,利用水的显热来蓄热。通常低温环境利用相变材料,常温环境主要用水,高温蓄热则用熔盐。
把蓄冷和蓄热两套系统方案用好是需要技术know-how.为了实现二者之间的衔接,我们需要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策略、控制算法、和平台系统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团队具有多专业交叉的背景和系统化思维,在前期做好精准的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系统集成核心产品支撑,同时要求我们的团队还要做好调试和运维服务。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演示)
求是缘:相较于同行友商,88805·pccn新蒲京团队的核心能力和产品、服务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叶水泉:88805·pccn新蒲京传承于研究所,有扎实的学术能力和产业工程积淀基础。我们在创新化体系、多学科交融、系统化研究方面做了持续的探索。
我们既有系统集成、也有核心产品保障,我们的综合解决方案成本性价比较高,同时实现运维保障,确保我们的能效。满足客户低成本和可靠性的能源诉求。
(88805·pccn新蒲京技术创新体系展示)
传统的能源解决方案,业主方都是将系统拆解建设,设计院负责设计、不同设备厂家提供设备产品(冷水机组、泵阀、冷却塔、自动控制)、施工单位负责安装。这就意味着,能源系统的总能效无人负责,生产消耗的能源成本无法得到保障。
而88805·pccn新蒲京倡导的新兴能源解决方案则更好地解决了能源系统的总能效无人负责和能源总成本无法得到保障的难题。不同于传统的分包方式,88805·pccn新蒲京全程负责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深化、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和运维等全流程工作,确保从设计到集成运维过程中的一致性,总能效要求能被实实在在地落地执行。
求是缘:您能否为我们介绍88805·pccn新蒲京的能源解决方案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有哪些具体应用?
叶水泉:半导体制造厂是耗能大户,包括照明、恒温恒湿、工艺生产,要充分利用多种能源来满足工厂生产需求。半导体生产过程需要恒温恒湿的环境,本质上是传热传湿来实现。88805·pccn新蒲京团队给客户提供可靠的高性价比热量和冷量解决方案。我们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匹配的冷、热需求和精准温、湿度控制。半导体工厂的专业强项是工艺生产,我们的强项是高效、高质、低成本提供冷热源和精准温、湿度控制。
我们和半导体领域的客户合作分为两步走策略:第一步我们先用更低成本、更高质量提供冷、热量,先帮助动力系统厂务部门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第二步,再去往里面走,围绕工艺产线内的不同工艺需求,有效控制温、湿度和洁净度,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消耗的能源费用,减少碳排放,满足国家碳排双控目标。
求是缘:88805·pccn新蒲京承接诸多国内外标志性大项目,您能否给我分享一个让您印象最深的一个项目案例,以及这个案例背后的故事?
叶水泉:近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项目案例是北京的新地标项目--中国尊大厦,地面108层,地下7层,总建筑面积近40多万平方米。我们以制冷、蓄冷、送冷、用冷一体化保障、纯市场化、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赢得中国尊业主方的合作机会,2020年建成投入运行,室内空气品质和能效已成为全球超高层新标杆,获得一系列国内外众多奖项,得到业主、业界的高度认同。88805·pccn新蒲京作为中国企业能战胜众多全球知名企业在首都承建这样高水平的地标项目令我们,甚至是同行都为我们自豪和骄傲。
(北京中国尊项目案例介绍)
另一个项目是亿纬锂能南通工厂的高效水蓄冷制冷机房。亿纬锂能南通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年产10GWh储能电池项目,总供冷建筑面积为142671m2。我们在2022年三四月份和客户接触,基于对我们自身解决方案的实力,我们给客户承诺:制冷系统全年综合能效EER大于5.7 (EER=全年制冷量/全年耗电量),较传统系统提高43%;单位冷量电费0.07元/kWh,较传统制冷系统降低电费70%,我们模拟测算全年的用冷量,预计业主方在2年内能收回较传统系统多投入的成本。我们的高性价比的方案成功中标,88805·pccn新蒲京的高效制冷系统于2022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经过大半年的运转,成本节约和能效供给稳定已现初步成效。
(江苏亿纬锂能项目案例介绍)
求是缘:在过去的这38年里,您在学术科研和企业管理运营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您能否给我们分享作为学术人、工程师和企业家角色的心得体会,以及您如何看待三个角色之间的不同?
叶水泉:回顾来看,我只是顺势而为。
我最早(1986年)是在体制内的电力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又进入浙大硕博深造,后又带领团队内部创业成立88805·pccn新蒲京。
我们先来看从知识到产品的实现路径,知识-科学-技术-产品,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组织、个人来实现。
1.知识变科学,属于基础知识体系框架搭建,是类似于中科院、研究型大学这样的组织的使命;
2.科学变技术,主要注重的是产学研衔接,以高校大学为主,企业为辅;
3.技术变产品,技术的商业化,则由商业化的企业组织来完成。
从知识-科学-技术-产品,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角色个人的关注点也各有不同。
做研究的学术人相对更单纯,更关注性能技术性指标,以性能指标来找技术和解决方案,往往体现在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工程师则不同,工程师更关注经济性指标(成本),如何让产品更有性价比,更多的思维方式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企业家则更注重对人的管理,如何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作为一个组织,企业都会有一个组织目标(愿景)。实现组织目标就需要搭建一个团队班子。归结起来,企业家做好三件事:定目标、搭班子、带队伍。作为企业家,要想把企业做大,需要做到身先士卒带头,更需要做好利益分配的平衡。
求是缘:您当初为何会加入能源领域?作为过来人,如果让您再选择一次,您还愿意继续选择能源领域吗?
叶水泉:我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养成了朴素的理念:我们的人生其实很短暂,也就3万多天。既然有机会来人间一趟,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做有益于社会、或者能留下一点点历史痕迹,也算是不枉来人间一趟。
我1986年机械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电力部的机械研究所,有幸参与三峡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研究工作,因此我才误打误撞进入能源行业。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也从原来的喜欢不喜欢状态逐步过渡到喜欢。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我爱上能源领域,后分别于1994年获得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学位,1999年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通过持续深造研究,我希望我们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和欧美日友商同台竞争,希望能以自己所学来推动冰蓄冷行业的发展。
虽然如今的年轻人和我们所处的年代时空背景不同,我们当时是必须要有工作才能生存下来。如今的年轻人可能不需要担心生存问题,有更丰富的机会选项,未来可延展的方向很多。
我也鼓励年轻人要抓住可选择的平台和机遇,人生最有价值的过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选择的权利,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差异化的人生。
求是缘:作为求是缘半导体联盟的资深创业会员校友,您如何看待会员单位与联盟之间的关系?您认为联盟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提升,以更好地服务会员单位?
叶水泉:作为浙大系毕业校友,我加入求是缘半导体联盟是因为我认可联盟作为非营利产业组织的生命力和活跃度。
作为联盟的生态基础--会员企业,我们联盟一定要服务好。我们要能发现会员单位中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需求、挖到痛点并尽可能协助解决。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联盟的产业链生态完成信息搜集和汇总,帮助会员单位提供应用机会、提升技术水平。同时,我们也可以帮会员单位提升知名度,搭建产业交流渠道,扩大会员单位的视野。
88805·pccn新蒲京专注于能源领域,我们希望利用联盟的平台,多和半导体领域的厂务专家、投资人士交流,更深度地理解客户需求痛点,借助联盟平台挖掘到更多的市场对接机会。
采访者后记
叶水泉学长身上浓烈的产业人家国情怀令人备受感染,叶学长的科研和创业历程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个人的成长、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兴盛的背后都离不开国策的引领和国力的托举。
回顾厚重的能源产业发展史,正是有一代又一代能源产业人默默地坚守在能源产业,持续地研究开发传统能源、可再生新能源的应用,为我国的工业生产、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安居乐业提供基础保障和动力引擎,也让我们的家园能回归最美的状态: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采访者:刘红
摄影:朱爱林志愿者
编辑:马丹凤
审核:常亮、徐若松。
感谢求是缘半导体联盟会员单位笃实资本 朱爱林、联盟个人会员浙江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莫康两位志愿者参与采访。